本篇文章3436字,读完约9分钟

“美嘉靖”、“小护士”、“大宝”等传统品牌。和一代人一起成长。在他们的记忆中,这些品牌都是地地道道的本土品牌。

但事实上,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当地日用化学品已被外资收购。那么,在与外资联姻之后,这些品牌现在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呢?

欧莱雅的三大收购:小护士、美容和玉溪

小护士

收购时间:2003年12月

在被收购之前,小护士是红色和半边天。根据国际市场研究公司尼尔森的数据,2003年,“小护士”是中国第三大护肤品品牌,仅次于玉兰油和大宝。护士的品牌认知度高达99%,市场份额为4.6%。

当时,欧莱雅在中国的销售额只有15亿元,销售渠道主要局限于百货公司,急需新的渠道来拓展业务。这正是小护士的力量。据了解,当时中国有28万个护士销售网点,这意味着一旦护士被成功收购,欧莱雅就可以通过庞大的护士销售网络扩大其销售渠道。

虽然欧莱雅在收购后也花费了大量的广告费、柜台费和终端费,但转型后的护士并没有得到市场的认可。小护士重新推出一年后,由于随后销售的减少,广告大幅减少,小护士的柜台也一个接一个地撤下,产品又回到超市货架上。

根据中国商业信息中心对中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的监测结果,经过第三年的收购,小护士的市场份额已经远远低于2003年的4.4%,品牌排名也已经落后10位。现在,小护士几乎在市场上消失了。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在被收购后,小护士们通过自己的渠道直接为欧莱雅的品牌卡尼服务。尽管小护士的销量在下降,但卡尼的销量却在增加。

有些人甚至猜测,欧莱雅收购小护士实际上是为了给卡尼“扫清障碍”。对此,欧莱雅中国一再否认这一观点,并强调“欧莱雅从来没有一个雪护士品牌”。

但是面对现实,这种反应是如此苍白无力。

明治

获得时间:

嫁妆:51.5亿英镑

我还记得曾经有一段时间美容面膜的广告铺天盖地。我经常在地铁和商场听到“停下来享受美丽”的口号。

如今,大多数人的印象是美的“便宜”、“一体面具”和“屈臣氏有销路”。事实上,美的成立之初,实际上是定位于高端产品,大多在商场柜台销售,但销量很小。

当时,面膜市场上的品牌不多,但大多数都定位于高端产品,价格昂贵,覆盖的人群很少。面对这样的市场,美国正试图寻找另一种方式来开辟中低端路线,推出一款“民用”口罩,单个价格为8元,比市场上的600片skii要温和得多。

差异化竞争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2009年,美国面膜逐渐占据了面膜市场的15%左右,跃居面膜市场榜首,并连续五年摘得桂冠。

一方面,较低的价格对消费者有强烈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中国人戴面具的习惯可能是从美丽的时代开始的。在早期,口罩被定位为特殊产品。在普通消费者的概念中,如果有任何严重的皮肤问题,根本不需要面膜。

但美是宣传,而戴面具只是一种轻松的生活态度,可以经常使用,不用担心价格。甚至可以说,美培养了中国人戴面具的习惯。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早年的美丽,即面具老板的地位,并没有动摇。2010年,美国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超额认购784倍,成为当年香港证券交易所的“股王”。2012年,美国品牌达到了历史最高点,占据了面膜市场份额的26.4%,年销售额达10亿美元。

巅峰时期,梅接受了欧莱雅的橄榄枝,最终欧莱雅以51.5亿元的高价收购了当时的面具大亨。

然而,后天的美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走向国际化,而是一路适应和压抑。

由于许多外资企业非常重视品牌建设,前期成本居高不下,导致渠道利润下降,缺乏动力。

然而,他的本土品牌通常更注重销售渠道的建设,把大部分利润都给了经销商,而且渠道利润很高。加盟店转而专注于推荐高利润品牌,并逐渐放弃美容代理权或让它们自然销售。

与此同时,消费者的面具习惯已经养成,进入市场瓜分蛋糕的品牌也逐渐增多。例如,余尼芳、莫法·时嘉和盛田克来斯等品牌不断进入。

美好的日子越来越难了。根据数据,2013年,美国利润同比下降80%。2016年,财务报告显示亏损15亿英镑,而最近的回报还不到2亿英镑。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后来涌入的是面膜品牌。例如,韩国品牌利迪兹、麦迪塞尔(前Kelaisi)、苏格兰民族党等。长期占据淘宝面具排行榜前十名;于妮芳成为了2015年双十一销售冠军,与淘等同系列电影品牌开始线下扩张;叶仪和韩厚增长迅速,年增长率超过470%;台湾品牌盛田最近突然发力,销量排名前四。

玉溪

收购时间:2004年1月

嫁妆大约是7000万欧元

2004年,欧莱雅集团从黄凤英收购玉溪,并将其并入欧莱雅大众化妆品部。一些内部人士表示,欧莱雅当时收购玉溪主要是出于防御目的。据了解,当时有五家公司与玉溪进行了谈判,但欧莱雅在价格和R&D方面胜出,而收购不到七个月。在此次收购中,欧莱雅在浦东生产基地玉溪获得了800个销售网点,拥有6000万的生产能力,除了创始人金玉溪之外,所有管理人员。

那些被外资收购的国产日化品牌现在还好吗?

大包

收购时间:2008年

嫁妆:23亿元

“大宝明天见,大宝每天见!”。这个口号在全国非常流行,几乎那个时代的每个人都知道。

因此,每个人都坚信对最受欢迎的国产化妆品的认知。但事实上,2008年,它在海外结婚,被强生公司收购。

每个时代都有爆炸,在20世纪90年代,护肤品的爆炸只是大宝草蜜。该系列产品推出后,市场份额一路攀升,连续八年在全国市场上获得第一名。然而,自2004年以来,大宝的市场份额逐年下降。从2003年到2005年的两年间,虽然大宝的年销售额一直在7亿到8亿之间徘徊,但它在护肤品市场的份额却从17.79%下降到了1%。

2008年,强生公司以23亿元的高价收购了大宝。从国内产品到外资,大宝在接下来的五年里悄然无声。

然而最近,大宝开始玩年轻的纸牌,带来了林更新和兹雷来帮助它,并吸引了一些年轻的观众。

无极生组合

收购时间:1990年

嫁妆:1200万元

边肖对这个品牌的认知始于护手霜,但事实上,这个创立于20世纪60年代的老品牌实际上创造了许多“第一”、“第一款定型摩丝”和“第一款防晒霜,第一款护手霜”...

到20世纪80年代,美佳静已经稳坐中国第一护肤品牌的宝座,成为国内化妆品市场的行业领导者。到1990年,美佳静在全国护肤品市场的市场份额高达20%,美佳静洗发水的市场份额也接近20%。

1990年,商标“美嘉靖”在美国被约翰逊以1200万元的价格收购。尽管陈庄实力强大,但他在化妆品领域似乎精力充沛。据有关数据显示,1992年美加网销售额从上一年的3亿多元下降到600万元,这是“可怕的”。1994年,上海家化(600315,BUY)以5亿元收回了美嘉靖商标。

丁家宜

时间:2011年

嫁妆:4亿美元

曾经风靡一时。根据尼尔森2010年的调查数据,在中国大陆市场,每六罐防晒霜中就有一罐是丁家宜品牌的。

2011年,当地品牌丁家宜最终被法国香水巨头黄凤英以4亿美元收购。据信,黄凤英收购丁家宜主要是为了通过其销售渠道重新进入中国市场。被收购仅一年后,丁家宜的销售额下降了50%,丁家宜被指责为黄凤英业绩的“拖累”。随后,在美国完成上市的黄凤英在招股说明书中表示,丁家宜的表现不如预期,并受到了损害。2015年,丁家宜回归创始人庄文扬,实现“复活”,重启ka频道,但回归之路并不平坦。

那些被外资收购的国产日化品牌现在还好吗?

中国牙膏

时间:1994年

嫁妆:1800万股

1994年,联合利华收购上海牙膏厂的控股权,通过品牌租赁在上海牙膏厂经营“中华”牙膏。上海牙膏厂投资1800万美元建设厂房和设备,占40%的股份。此后,双方就该品牌达成许可合同,联合利华获得了“中国牙膏”品牌的经营权,前提是向上海牙膏厂支付一定的品牌使用费。

自2001年以来,联合利华集团投入巨资打造中国牙膏品牌,中国牙膏每年为联合利华贡献近10亿元的销售额。但是现在,中国牙膏在市场上很少见。

海尔面条

收购时间:1994年

它曾经是儿童奶油的霸主。那时候,儿童的覆盖面相当广,甚至达到了县级,所以它成为了许多人的童年记忆。

尽管它已经成长了一代人,但早在1994年,它就不再是一个纯粹的本土品牌。汉高公司收购了拥有娃娃脸品牌的上海孟可公司。

被收购后,汉高吸收了原有婴儿面条团队的部分成员,成立了专门的研发实验室,推出了全新的婴儿面条产品,并加大了各种广告和展品的宣传力度,实现了南北城市各大超市和商店的商品综合配送。如今,主宰面霜市场的儿童美容早已不复存在。儿童面霜越来越丰富,父母有更多的选择。消费者很难在市场上找到这种童年记忆。

来源:千龙新闻网

标题:那些被外资收购的国产日化品牌现在还好吗?

地址:http://www.qinglongs.com/qlwxw/12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