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46字,读完约4分钟

近日,银监会查处的两起令人震惊的银行业机构案件加剧了2018年初的寒冬,使人们对银行业市场的混乱有了深刻的认识,甚至让投资者对银行的安全产生了担忧。

事件经过如下:第一,上海浦东发展银行(60万)成都分行隐瞒不良贷款,通过编造虚假理由、拆分授信、越权审批等方式,非法办理信贷、同业、理财、信用证、保理业务,向1493家空空壳企业发放信贷775亿元。

这就更不用说了,还有银行机构非法销售理财产品的案例,这让投资者议论纷纷。这也暴露了公众忽视投资者利益、任意践踏合规和安全底线的商业混乱。也就是中国银监会的官方网站。黑龙江银监局1月12日宣布,对黑龙江省6家涉嫌违反理财产品的工商银行进行处罚,处罚金额为54.7亿元人民币;这家被罚款银行的13家分支机构多次向同行出售非担保理财产品,但它们私下非法签署了一揽子协议。换句话说,非担保财务管理作为担保财务管理出售。

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并非万无一失 投资者仍须保持谨慎

对于这两起案件的曝光,很多人直接惊呼:“可怕的不是房价高,而是银行!”尽管这种感叹可能夸大了不合规银行机构的混乱所造成的金融伤害,但它也让所有正式的商业运作名誉扫地。但是,如果你仔细想想,这种感叹并非没有道理:一方面,少数银行机构的违规行为是市场混乱的根源,就像“老鼠砸一锅汤”一样可怕;正因为这些乱七八糟的银行机构,损害了银行业的整体形象,破坏了银行机构“三铁”的声誉,令市民越来越担心银行运作的安全,越来越不放心把钱存在银行。

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并非万无一失 投资者仍须保持谨慎

另一方面,公众的担忧确实是可以原谅的。想象一下,银行作为一个信贷经营企业,掩盖不良贷款,出售非法产品,这本身就是极其不诚实的;对于不诚实的银行机构来说,管理人们的巨额存款并从银行购买巨额理财产品怎么可能是安全的呢?人们的财富会因为银行机构的非法操作而被毁掉吗?

另一方面,银行直接操作着数万亿的国家资金,其非法操作不仅加剧了市场竞争的混乱,而且酝酿了巨大的金融风险,形成了巨大的资本损失,比房价飙升导致泡沫破裂、通货膨胀导致财富缩水等经济后果可怕几百倍甚至几千倍,因为这种操作混乱会产生社会感染,加剧对银行不信任的恐慌。

此外,如果任何一家银行机构因违规操作风险而倒闭破产,能否安全收回大量储户存款和购买理财产品的大量资金?很难说。

比方说1000,10000,几个银行机构的运作真的不能消除投资者的安全顾虑。为此,投资者必须更加关注与银行的交易,衡量银行机构的合规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特别是,在购买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时,你也要小心,不要像过去那样有风险意识,盲目跟风。

我无意夸大银行风险,但有几个问题值得投资者关注:第一,在选择银行存款时,尽量选择经营规模大、内控制度完善、内控能力强的银行机构;存款金额较大的,按照中央银行颁布的存款保险制度规定的50万元赔偿标准执行。存款不应该存放在一家银行,而应该存放在尽可能多的银行,这样可以分散风险,提高银行破产后的还款标准,减少损失。

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并非万无一失 投资者仍须保持谨慎

其次,在购买理财产品时,我们应该问它们是保底理财产品还是非保底理财产品。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风险承担能力来确定理财产品的类型,避免因为我们的风险承担能力弱而出现购买高风险理财产品的现象。

特别是在购买理财产品时,必须了解理财产品是由银行发行还是由银行代表保险公司或其他基金公司销售,避免购买银行理财产品而成为银行保险产品,延长投资期限,加剧投资风险;为避免这种现象,最好的方法是在确认产品身份时识别是否有银行理财产品代码。您可以在《中国财富》上输入以字母“C”开头的14位数字代码,查询其真伪,以免上当受骗。

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并非万无一失 投资者仍须保持谨慎

与此同时,有必要尽量不从一家银行购买理财产品,而是购买多家银行发行的更多理财产品,购买更多种类的理财产品。第三,去年11月,央行等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打破了银行融资刚刚被赎回的假象,即购买银行融资产品会带来风险,发生这种情况时,银行不负责资本安全的“担保”,所有风险和损失都由投资者自己承担。这就要求投资者理性地把握购买金融产品的机会和类型,不能形成银行在购买金融产品时最终要对资本安全负责的错觉。

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并非万无一失 投资者仍须保持谨慎

特别是对于风险识别能力较弱的投资者,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要比以前更加注意,以免陷入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漩涡。

作者莫开伟,中国不良资产产业联盟研究员

来源:千龙新闻网

标题: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并非万无一失 投资者仍须保持谨慎

地址:http://www.qinglongs.com/qlwxw/2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