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949字,读完约7分钟

校园贷款停止后,出现了许多校园贷款的“新背心”,如回租贷款、培训贷款、美容贷款和创业贷款。

租回贷款的目的是在开学季节,而美容贷款抓住了夏季档案。培训贷款和创业贷款的对象是那些渴望找到工作、创业、追求高薪、并不深入世界的毕业生。

在这种背景下,继上海、深圳、重庆、广州等地相继出台“禁令”禁止网上贷款机构进入校园后,江苏、天津、重庆等地最近又掀起了新一轮针对变相校园贷款的整治。

“变相校园贷款”卷土重来

经过第一轮整顿,校园贷款得到了遏制,但出现了许多“新背心”,如回租贷款,培训贷款,美容贷款和创业贷款。

最近,天津有数百名大学生落入了培训贷款链,兼职福利变成了贷款。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天津工业大学学生徐参加了三个班级,学费和利息高达15100元。她的校友孙佳丽听了一节课,分期贷款7200元。由于她一个月没有及时收到还款,逾期超过40天的罚款高达6000元。天津许多高校的数百名学生认为自己被骗去了培训贷款,但他们想退还学费,捍卫自己的权利,却处处遇到困难。

变相“校园贷”卷土重来 监管严控之下还需自身警觉

“零基带薪实习,不用钱培训,可以帮助申请贷款,包括推荐高薪工作。”培训和贷款机构经常通过炒作、精心设计的诱饵和缺乏合格的培训机构,诱使和欺骗渴望找到工作、追求高薪的毕业生通过贷款机构申请高息贷款。

一般来说,熟人(通常是同学或校友)被介绍去听所谓的“成功导师”的讲座,导师以培训为诱饵去著名企业实习或在著名企业工作。然后,通过一对一的游说,不太了解这个世界的大学生认为他们已经签署了几千元到几万元的培训合同,并被要求通过第三方在线贷款公司的无担保贷款支付学费。办完手续后,经过简单的培训,大部分学生并没有等待知名企业的工作机会,而是等待高额的还款利息,这让他们如梦方醒。

变相“校园贷”卷土重来 监管严控之下还需自身警觉

近日,海淀检察院批准逮捕一起新的培训贷款诈骗案的犯罪嫌疑人徐某。徐谋谋要求申请人在网上贷款平台申请分期贷款支付学费,并承诺在培训期间给予学员一定补贴,培训结束后安排工作。交费后,徐谋谋以法人身份为学员组织培训,但大部分学员未被推荐工作,少数毕业生被推荐到前台、保安等与其宣传完全无关的岗位工作。

变相“校园贷”卷土重来 监管严控之下还需自身警觉

此外,大学生不时会遇到“美容贷款”和“还贷”的骗局。据报道,一些大学生完全信任黑人中介或黑人指导医生,以变得美丽,他们不知道他们签署了贷款合同,完全按照对方的愿望完成了过程,完全不知道自己的法律责任。

最近,一些市民向媒体报道说,他们即将进入二年级的儿子陷入了校园贷款陷阱。他的儿子在新学期开始时向一个朋友借钱买了一部手机,然后他无法偿还贷款。在一个朋友的推荐下,他使用了一个“还贷”应用程序,然后陷入了一个“以贷促贷”的恶性循环。仅仅几个月,原来的3000元贷款就“滚”到了1万元。据央视最近的一则新闻报道,“女大学生借了3000元钱,掉进了校园贷款的陷阱,被骗进了夜总会当陪护”,令人震惊。

变相“校园贷”卷土重来 监管严控之下还需自身警觉

监督和整改

为了遏制近期出现的变相校园贷款上升的迹象,保护大学生免受侵害,江苏、天津、重庆等地掀起了新一轮的反变相校园贷款整治。

日前,江苏省财政厅等10个省级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规范民间借贷维护经济金融秩序的通知》,明确对涉嫌违法违规的“校园贷款”、“现金贷款”等机构、组织或个人,由地方有关部门严格按照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相关工作机制进行查处。各级教育部门要继续组织开展“校园贷款”风险调查,严禁除银行业金融机构以外的任何机构、组织和个人进入校园开展贷款业务。涉嫌犯罪的,应及时移送公安机关。

变相“校园贷”卷土重来 监管严控之下还需自身警觉

重庆市政府办公厅近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不良点对点贷款风险防范和管理的通知》,要求所有网上贷款信息中介机构暂停大学生网上贷款业务,禁止小额贷款公司发放校园贷款,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未经批准进入高校宣传推广信贷业务,为大学生提供信贷服务。

同时,为满足大学生在消费、创业和培训等方面对信贷资金和金融服务的合理需求,重庆市有关部门将定期发布大学生信贷服务合法金融机构名单;为满足生活费用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基本需求,相关部门还将加强对学生的精准资助和救助,加强对参与网上不良贷款的大学生的救助,有效防止学生无力偿还贷款。

另外,据报道,今年9月以来,天津市教育工作委员会和市教委对全市高校“校园贷款”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今年4月,天津市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召开会议,把“校园贷款”和“日常贷款”背后的黑恶犯罪作为整治的重点。

近日,天津警方根据相关线索迅速出击,依法拘留了涉嫌“校园贷款”事件的刘某等两名犯罪嫌疑人。公安机关表示,将对“校园贷款”案件采取零容忍态度,查处一起案件。

今年年初,广东省金融办下发了《关于实施信息中介机构同业拆借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要求整改校园网上拆借业务。现阶段,网上贷款机构将暂停为在校学生开展网上贷款业务,股票业务将逐步消化。

除广东省金融办外,江西省政府金融办于年初发布了《江西省点对点贷款信息中介机构登记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二),再次要求点对点贷款信息中介机构不得违规开展校园贷款业务,不得撮合违反最高人民法院私人贷款利率规定的业务。

事实上,早在2016年4月,教育部和原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点对点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指导的通知》,明确要求高校建立校园不良点对点借贷的日常监控机制和实时预警机制,同时建立校园不良点对点借贷的应对和处置机制。

2017年9月6日,教育部明确规定“禁止校园贷款业务,严禁网上贷款机构向大学生发放贷款。”此后,上海、深圳、重庆、广州等地方行业自律组织相继发布“禁令”。

提高自己的警惕

据了解,目前的“校园贷款”大致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大学生分期付款购物平台,其中一些还提供较低的现金提款;二是大学生培训、助学和创业贷款;第三,传统电子商务平台提供的信用服务。

“最近,校园背心贷款又涨了。尽管监管部门已经三次、五次禁止网贷,但在网络时代,大学生需要提高警惕,避免陷入各种网贷陷阱。”一些网上贷款从业者告诉《国际金融新闻》记者。

上述从业人员表示,在监管部门“停课、停课、停课、停课、停课、停课、停课、停课、停课、停课、停课、停课、停课、停课、停课、停课、停课、停课、停课、停课、停课、停课、停课、停课、停课、停课、停课、停课、

然而,近年来,大学生被骗取贷款的情况时有发生。据上述从业人员分析,主要原因是大学生仍然是网上贷款机构争取的主要客户,尤其是消费信贷机构。虽然一些非特许消费信贷机构不在校园内开展业务,但他们通过熟人介绍或在网上开展业务,利用大学生的虚荣心和攀比来拓展业务,使大学生陷入其中,成为他们的盈利工具。

变相“校园贷”卷土重来 监管严控之下还需自身警觉

大学教师陈献军表示,大学生陷入校园贷款的陷阱,主要是由于个人原因,如愿望太强烈、能力不足、社会认知不足、自我认同能力弱、与老师和家长的信息沟通不畅、不对称等。

一些律师告诉《国际金融新闻》的记者,大多数大学生都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但缺乏必要的法律意识。此前,大学生不偿还贷款和恶意贷款的案例被曝光。应当指出,自愿签订的利率不高于最高人民法院规定的贷款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借款人应当承担相应的违约法律责任。

此外,高校还提醒学生保护自己的身份信息,警惕各种变相的“校园贷款”,并及时通知学校或在非正式金融机构贷款给大学生时立即报警。

来源:千龙新闻网

标题:变相“校园贷”卷土重来 监管严控之下还需自身警觉

地址:http://www.qinglongs.com/qlwxw/9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