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85字,读完约2分钟

“刚性赎回”一直是包括信托产品在内的许多资产管理产品的难题。多年来,要求打破汇率的呼声一直在持续,但汇率却一直在持续,这是因为许多信托产品投资者和信托公司已经对汇率上瘾。

此前,在严格赎回的帮助下,信托产品为投资者提供了理想的回报,并在资产管理市场上积累了“良好”的声誉。据中国信托业协会统计,仅2016年一年,信托业就向受益人支付了总计7587亿元的信托收入。投资者也喜欢这种所谓的“稳定的快乐”。购买产品时,他们选择高收益。一旦产品难以按时支付,他们就会“哭着闹事”,要求信托公司严格支付。

信托产品“刚兑瘾”应该戒了

这种似乎是“你爱我”的市场选择,隐藏着巨大的金融风险。刚性赎回严重扭曲了资产管理产品的本质,违反了市场规则,加剧了道德风险。这已经成为金融业的共识。然而,很难摆脱“上瘾”。业内人士表示,打破“公平交易”离不开明确的政策、明确的买卖双方责任、正当合规的销售以及成熟的投资者教育。

2017年11月,央行等五部门发布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打破刚性赎回是主要原则之一。根据该文件,刚性赎回应根据行为过程和最终结果来确定,包括违反公允价值确定净值的原则来保证产品的资本和收益,通过滚动发行的方式在不同投资者之间转移产品的本金和收益,自筹资金支付或委托其他金融机构支付。对刚性支付机构提出了惩戒措施:存款类特许金融机构全额返还存款准备金和存款保险基金,对非存款类特许金融机构实施罚款等行政处罚。

信托产品“刚兑瘾”应该戒了

最近,中国信托协会正计划发布《信托公司受托人责任尽职调查指引》,该指引规定了尽职调查、投资者适宜性等方面的内容。目的是明确信托公司开展信托业务的尽职调查要求,达到约束受托人和客户“卖方负责,买方负责”的目的。多年来,信托产品难以突破刚性赎回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信托法律对受托人受托责任的尽职要求不够详细,实践中对受托责任界限、信托财产风险分配等问题存在争议和模糊认识,导致信托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责任界限不清。《指引》的颁布将进一步为信托业打破刚性赎回奠定制度基础。

信托产品“刚兑瘾”应该戒了

以上种种迹象表明,信托公司和信托产品的投资者都应该考虑如何更稳定地戒掉“及时行瘾”。

来源:千龙新闻网

标题:信托产品“刚兑瘾”应该戒了

地址:http://www.qinglongs.com/qlwxw/3368.html